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

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中心小学 尹梦玲

一、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学习,这才是语文的最根本。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学习语言而设计。很多时候,我们年轻老师准备一堂公开课,最先想到的是去网上搜资料,其次是选择剪贴、确定好流程。最后是花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把时间花在了如何引导学生答出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上,而没有关注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秋天》是一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于是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一次“把语文教学的本位落实在阅读教学中”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活动。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聆听了这堂课。

2、 情境描述

课程教学 一年级《秋天》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你愿意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下吗?

生:好(ppt播放图片)

师:谁能告诉老师,在刚刚的图片中,少了哪个季节?

生:秋天。

师:你真聪明,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来场秋天的旅行。

师生齐读课题。

师:进入课文之前,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段课文朗读,你们边听边数数,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ppt播放课文朗读)

生:一共有三个、四个、五个......

师生总结:一共有三个自然段。

师:秋天到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你们明亮的双眼,从文中找出描写有关秋天的变化。

师:快,谁来告诉老师,你从文中找出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天空蓝,高、大雁南飞(板书)

师:你读得真仔细。

师:首先,天气凉了,什么是凉了?

生:凉了就是天气变冷了,需要加衣服了。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接着往下看,还有什么变化呢?生:树叶黄了。

师:嗯,这里是一片叶子,(老师手里拿起一片叶子)那么这幅图有多少片叶子?

生:很多片叶子。

师:那么,用原文中的话怎么来形容这么多的叶子呢?

生:一片片叶子。

师:叶子落下的时候美不美?(教师利用ppt播放落叶的动态图)

生:哇,可真美啊!

师:那让我们齐读课文,一起感受下树叶落下来的美感。(教师边读边播放动态图)

生:有感情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树叶飘落的景象可真美啊!秋天除了树叶变美了,天空也把自己装扮得很漂亮呢!你看,天空那么蓝,那么高。“那么”是什么意思?

生:“那么”是指特别,很的意思。

师:指导学生读出特别的语气。

师:美丽的天空中除了一朵朵的白云,还有一群大雁来凑热闹,它往哪里飞?又是怎么飞的?

生:大雁往南飞,飞行时,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师:对了!

最后教师通过ppt播放秋天的美景图,引发学生的共鸣,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三、 问题讨论

听完本节课后,课题组的成员教师对此课展开了交流与评论。

周老师说:“本节课教师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动态图,把学生带进了秋天的美景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师生互动性强让学生有亲切感,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王老师说:“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应该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想象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有的说:“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图画是最敏感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画,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有的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一节课,学生消化不了太多的知识,没有充分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

有的说:“课堂上孩子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孩子完全是跟着老师的脚步在完成课文学习。”

接下来的课题组组长曹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一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利用孩子的起点来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内容?我把多媒体放在了首位,以孩子的视觉为主,那么当孩子的注意力只停留在多媒体上的时候,我们语文的本位目标——语言,在哪?

说实话,在上这节课前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我把一年级的阅读课看得太复杂,讲授的方式方法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太过依赖多媒体课件。听完了老师们的评课后,针对乡村课堂,我对我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改进。

四、课堂重构

这一次是在富池中心小学的礼堂讲课,所有乡村小学的老师进行了听课。

片段一:

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再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通过看图会说有黄色的树叶、有大雁、蓝蓝的天空……

然后请学生图文对照快速朗读课文。

师: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这片落叶,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师:哦,不是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师生合作画树叶,教师讲解一片树叶与一片片树叶,一片片叶子表示叶子数量很多。

请学生反复读读“一片”和“一片片”通过叠词,引导孩子们感受树叶之多。 师: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这做朋友呢!在这玩游戏呢!请同学们用手势边模仿树叶落下来的动作边把这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片段二:

男女生分别读第二自然段,教师讲解。

师: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说明天空特别蓝,那么的意思就是特别,还可以换成很蓝。那么高呢?就是特别高,很高。(指名读)

师:为了好读,我们来间隔一下。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帮助学生理解,那么蓝,那么高。学生观察课文里的蓝天图,学生再读句子。

师:说一说,大雁飞行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生: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师:嗯,读得真仔细,那请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来模仿下大雁飞行的姿势。

片段三:

游戏环节:考考你。(目的:让学生熟记课文)

(1)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天气( ),树叶( ),一片片叶子( )。……

(2)( )凉了,( )黄了,( )从树上落下来。……

(3)四个人一组,互相问,互相答。

师:同学们答得真好,根据板书,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背下来了,同学们,我们来试试看吧!(学生背诵课文)

拓展延伸,感悟秋天

教师利用图片出示短文。

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

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

引导学生说说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五彩缤纷,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果实累累)如:从田野里,稻子(),果园里,梨子(),苹果(),葡萄(), 丰收的季节到了。所以我们说,啊!秋天真美!(引导学生说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教学反思

回顾两次的教学经历,从依赖多媒体再到依据文字,教学在一次次地走近语文课的本质——语言文字。通过教研联盟其他老师的指导,我发现,我们一节课可以把优美的词语,描写生动的句子反复地品味很多次。识字、朗读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有时候,一字之差,我们的文字就把秋的美妙展现出来了。由于课文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接着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学生再读课文的时候就把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了。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要结合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小学阶段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但是对一个事物的关注度不会持久。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年级的孩子词语积累不够,一味地给学生看文字阅读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产生阅读兴趣。

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第二次课,我把阅读还给了学生,真正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说第一次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美景仅仅停留在了视觉上,那么,第二次的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图文结合,秋的美景就印刻在了学生的脑子里。



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中心小学 尹梦玲

一、研究的背景与主题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学习,这才是语文的最根本。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为了学习语言而设计。很多时候,我们年轻老师准备一堂公开课,最先想到的是去网上搜资料,其次是选择剪贴、确定好流程。最后是花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把时间花在了如何引导学生答出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上,而没有关注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秋天》是一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于是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一次“把语文教学的本位落实在阅读教学中”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活动。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聆听了这堂课。

2、 情境描述

课程教学 一年级《秋天》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你愿意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下吗?

生:好(ppt播放图片)

师:谁能告诉老师,在刚刚的图片中,少了哪个季节?

生:秋天。

师:你真聪明,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来场秋天的旅行。

师生齐读课题。

师:进入课文之前,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段课文朗读,你们边听边数数,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ppt播放课文朗读)

生:一共有三个、四个、五个......

师生总结:一共有三个自然段。

师:秋天到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你们明亮的双眼,从文中找出描写有关秋天的变化。

师:快,谁来告诉老师,你从文中找出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天空蓝,高、大雁南飞(板书)

师:你读得真仔细。

师:首先,天气凉了,什么是凉了?

生:凉了就是天气变冷了,需要加衣服了。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接着往下看,还有什么变化呢?生:树叶黄了。

师:嗯,这里是一片叶子,(老师手里拿起一片叶子)那么这幅图有多少片叶子?

生:很多片叶子。

师:那么,用原文中的话怎么来形容这么多的叶子呢?

生:一片片叶子。

师:叶子落下的时候美不美?(教师利用ppt播放落叶的动态图)

生:哇,可真美啊!

师:那让我们齐读课文,一起感受下树叶落下来的美感。(教师边读边播放动态图)

生:有感情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树叶飘落的景象可真美啊!秋天除了树叶变美了,天空也把自己装扮得很漂亮呢!你看,天空那么蓝,那么高。“那么”是什么意思?

生:“那么”是指特别,很的意思。

师:指导学生读出特别的语气。

师:美丽的天空中除了一朵朵的白云,还有一群大雁来凑热闹,它往哪里飞?又是怎么飞的?

生:大雁往南飞,飞行时,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师:对了!

最后教师通过ppt播放秋天的美景图,引发学生的共鸣,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三、 问题讨论

听完本节课后,课题组的成员教师对此课展开了交流与评论。

周老师说:“本节课教师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动态图,把学生带进了秋天的美景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师生互动性强让学生有亲切感,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王老师说:“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应该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想象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有的说:“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图画是最敏感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画,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有的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一节课,学生消化不了太多的知识,没有充分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

有的说:“课堂上孩子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孩子完全是跟着老师的脚步在完成课文学习。”

接下来的课题组组长曹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一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利用孩子的起点来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内容?我把多媒体放在了首位,以孩子的视觉为主,那么当孩子的注意力只停留在多媒体上的时候,我们语文的本位目标——语言,在哪?

说实话,在上这节课前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我把一年级的阅读课看得太复杂,讲授的方式方法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太过依赖多媒体课件。听完了老师们的评课后,针对乡村课堂,我对我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改进。

四、课堂重构

这一次是在富池中心小学的礼堂讲课,所有乡村小学的老师进行了听课。

片段一:

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再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通过看图会说有黄色的树叶、有大雁、蓝蓝的天空……

然后请学生图文对照快速朗读课文。

师: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这片落叶,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师:哦,不是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师生合作画树叶,教师讲解一片树叶与一片片树叶,一片片叶子表示叶子数量很多。

请学生反复读读“一片”和“一片片”通过叠词,引导孩子们感受树叶之多。 师: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这做朋友呢!在这玩游戏呢!请同学们用手势边模仿树叶落下来的动作边把这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片段二:

男女生分别读第二自然段,教师讲解。

师:天空那么蓝,那么高,说明天空特别蓝,那么的意思就是特别,还可以换成很蓝。那么高呢?就是特别高,很高。(指名读)

师:为了好读,我们来间隔一下。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帮助学生理解,那么蓝,那么高。学生观察课文里的蓝天图,学生再读句子。

师:说一说,大雁飞行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生: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师:嗯,读得真仔细,那请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来模仿下大雁飞行的姿势。

片段三:

游戏环节:考考你。(目的:让学生熟记课文)

(1)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天气( ),树叶( ),一片片叶子( )。……

(2)( )凉了,( )黄了,( )从树上落下来。……

(3)四个人一组,互相问,互相答。

师:同学们答得真好,根据板书,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背下来了,同学们,我们来试试看吧!(学生背诵课文)

拓展延伸,感悟秋天

教师利用图片出示短文。

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

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

引导学生说说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五彩缤纷,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果实累累)如:从田野里,稻子(),果园里,梨子(),苹果(),葡萄(), 丰收的季节到了。所以我们说,啊!秋天真美!(引导学生说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教学反思

回顾两次的教学经历,从依赖多媒体再到依据文字,教学在一次次地走近语文课的本质——语言文字。通过教研联盟其他老师的指导,我发现,我们一节课可以把优美的词语,描写生动的句子反复地品味很多次。识字、朗读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有时候,一字之差,我们的文字就把秋的美妙展现出来了。由于课文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接着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学生再读课文的时候就把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了。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要结合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小学阶段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但是对一个事物的关注度不会持久。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年级的孩子词语积累不够,一味地给学生看文字阅读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产生阅读兴趣。

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第二次课,我把阅读还给了学生,真正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说第一次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美景仅仅停留在了视觉上,那么,第二次的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图文结合,秋的美景就印刻在了学生的脑子里。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龙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